薄膜應力測量系統主要基于多種物理原理來實現對薄膜應力的準確測定,其中常見的為機械法與光學法。
(一)機械法原理
機械法借助對薄膜附著基底的形變測量來反推薄膜應力。當薄膜沉積在基底表面時,由于薄膜應力的存在,會使基底產生微小的彎曲變形。以圓盤形基底為例,通過監測圓盤中心位移或曲率變化,運用彈性力學公式,如 Stoney 公式,即可計算出薄膜應力。Stoney 公式表明,薄膜應力與基底曲率變化、基底彈性模量以及薄膜與基底的幾何參數密切相關。通過高精度的位移傳感器或光學干涉儀測量基底形變,結合已知的基底參數,就能準確確定薄膜應力大小與方向(拉應力或壓應力)。
(二)光學法原理
光學法利用光與薄膜相互作用產生的光學現象來探測應力。例如,激光干涉術通過將激光照射到帶有薄膜的基底表面,由于薄膜應力導致的表面形變,使得反射光的光程差發生變化,產生干涉條紋。這些條紋的間距、形狀與薄膜應力分布直接相關。通過分析干涉條紋圖像,運用專門的算法,能夠準確提取出薄膜應力信息。另一種常用的光學方法是光柵衍射法,在薄膜表面制備光柵結構,薄膜應力會改變光柵周期,進而影響衍射光的角度與強度分布,通過對衍射光譜的分析計算得出薄膜應力。
薄膜應力測量系統的使用注意事項:
1.安全防護:
-操作人員應佩戴合適的個人防護裝備,如安全眼鏡、手套等,以保護自身安全。
-避免在設備操作過程中隨意調整或拆卸設備,以免造成損壞或人身傷害。
2.環境控制:
-確保操作環境通風良好,避免潮濕、高溫、強磁場等惡劣環境對設備造成影響。
-在測量過程中,盡量保持環境穩定,或在相同的環境條件下進行對比測試,以減少環境因素對檢測結果的影響。
3.設備維護:
-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查和維護,包括清潔傳感器、檢查接線和接頭等,以確保設備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避免設備長時間連續工作,以免出現過熱現象。
4.數據處理與結果解釋:
-在數據處理過程中,應采用合適的數學模型和算法,以確保結果的可靠性。
-對于異常數據,應進行排查和分析,以排除設備故障、操作失誤等原因。
-薄膜應力檢測結果的解釋需要結合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質以及實際應用場景,以得出合理的結論。